没有登录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华虎整形网 - 放心、安心、更省心
您的当前位置:整形常识 > 正文

正畸缩小牙弓有哪些风险需要规避

来源:admin 编辑:admin 时间:2025-02-05 11:55:06

其实,儿童牙齿矫正的效果更多取决于儿童的配合。而儿童接受牙齿矫正是否合作,一方面来自良好的医患关系,另一方面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因为儿童大部分时间都是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家长的积极配合对正畸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健民口腔正畸医生提醒家长注意以下几点:正畸缩小牙弓有哪些风险需要规避?

小儿正畸矫治并非都要正畸缩小牙弓,就算需要正畸缩小牙弓,也是采取“无痛正畸缩小牙弓”技术。无痛正畸缩小牙弓技术应用用计算机控制无痛麻醉注射仪,在正畸缩小牙弓过程中根据患者自觉疼痛程度调节镇痛效果,在患者基本没有痛感的状态下进行正畸缩小牙弓手术。

但是小儿正畸缩小牙弓多半是在医生建议下进行,因此,在正畸时是否拔除年轻恒牙的问题上,首先是要求口腔正畸医生要有过硬的医术、良好的医德,从动态发育的观点出发、考虑咀嚼、外观和儿童心理等多种因素,结合拍照、摄片、模型分析、病史询问等来决定是否正畸缩小牙弓。

一.正畸缩小牙弓有哪些风险需要规避

1、什么是骨钉?

迷你骨钉是植入牙槽骨中的临时微型植体。由于其优越的功能和简单的植入,已成为近年来矫正治疗的辅助工具。矫正后,将会移除骨钉,而骨钉缺口将自行恢复长好。国内外研究报告表明,骨钉可以安全有效地帮助进行矫正治疗。

2、骨钉有什么用?

骨钉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施力的固定源,以帮助拉动牙齿。在改正暴牙、露龈笑、深咬、臼齿过度萌出、齿列需后退等情况,都有很好的疗效,可以达成传统矫正很难做到的效果。

3、骨钉痛吗?

临床上最常应用骨钉的是牙齿拥挤的案例。有了骨钉,24小时都在帮你将牙齿往后拉动,改正脸型。尽管骨钉是植入牙槽骨上的,但在牙槽骨中分布的神经末梢并不多,麻药消退后也没有明显的疼痛感。骨钉的植入过程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这是快速而简单的,患者一般不太有感觉,不用过度担心。

二. 正畸缩小牙弓必知事宜

1.多数成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炎,出现牙槽骨吸收、牙龈萎缩,甚至引起牙齿错位,如牙齿伸长、前倾,出现牙间隙或脱落等。在牙周炎存在的情况下移动错位牙,会加速牙槽骨的吸收。因此,在正畸治疗前,必须接受必要的牙周治疗,如洁牙、龈下刮治、翻瓣刮治等,当牙周炎症得到控制后方能开始矫正牙。

在整个正畸治疗过程中还要根据情况定期做牙周治疗。牙周病经正畸和牙周联合治疗后,有助于增进牙周组织的健康,减轻牙周病的进一步恶化。

2.正畸治疗实施前的检查不能完全发现的潜在性或静止性的牙髓、牙周疾患或未能预测的问题,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可能引起病灶的活跃。出现疼痛、溢脓、牙齿松动等症状时必须暂时中断正畸治疗,待病变牙齿接受牙髓、牙周治疗后,方能再继续矫正。有时甚至还不得不终止正畸治疗,用修复的方法解决余留问题,如用假牙解决正畸缩小牙弓后剩余的间隙等,患者应能理解。

3.大多青少年在牙齿移动时不会产生牙槽骨吸收,因此青少年容易关闭正畸缩小牙弓或缺牙间隙;而成年人牙槽骨容易吸收,为避免此种情况的出现,成年人在关闭正畸缩小牙弓间隙时有时还需要借助于镶牙等修复方法。

4.因为青少年的颞下颌关节有高度的适应性,很少出现关节症状。成年人的适应改建功能差,有潜在性关节疾病者容易在矫治中出现关节功能障碍症状。有关节弹响疼痛时,应及时告诉医生加以诊治。正畸前有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状者,应先请关节科医生会诊。由于其发病机理复杂,正畸只是其治疗手段之一,须与关节科医生配合治疗。

5.某些在正畸前不能完全确认的问题,如牙根与牙槽骨是否粘连?是否属于采用正畸缩小牙弓矫治的边缘性病例?下颌是否处于功能性后退或前伸位置等?可以根据初步诊断进行正畸,然后再通过对矫治反应的观察,明确诊断,确定最后矫治计划。因此,在正畸治疗过程中修改矫治计划是完全可能的,请予以理解。

6.由于成年人已无生长潜力,对颅面部轻中度骨骼不调引起的畸形,只能用正畸手段移动牙齿的方法掩饰部分畸形,以改善颜面外观。严重颌骨发育畸形或要求彻底改善面形者,必须用正颌外科手术才能改变颌骨的形态和位置。

7.牙齿紧咬与磨牙症(包括夜磨牙),不利于牙周组织健康,会加重牙周炎症。出现此类症状时应及时告诉医生,加以诊治。

8.糖尿博血液病等全身性疾病,或长期服用类固醇类药物或怀孕,都会影响牙周健康,不宜接受正畸治疗。

成年人正畸治疗后易于复发,所以治疗后的保持很重要。

成年人正畸的年龄最好不超过40岁,因为年龄过大,牙周组织健康水平降低,治疗中容易出现牙周组织损伤。

相关标签: 正畸 缩小 哪些 风险 需要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13-2022 BMB. 华虎整形网 版权所有 渝ICP备13001695号-1 网站地图

    Top